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太陽照常升起

外公火化那天是個明媚酷熱的晴天。

我和家人、親友徹夜未眠,等候法師到場舉行送別儀式。外公沒有宗教信仰,魂歸之後家人依福建習俗行道家送別之禮。一整個早上唱、念、跪、拜、灑水,靈堂上喧鬧不堪,直系親屬如我得隨時候命,供法師差遣;眾親友在旁哽咽的哽咽,抽煙的抽煙,還有香爐上的焚香,使現場煙霧瀰漫,更添幾筆淒楚。

儀式結束後,我們隨着儀隊步行至附近的火化場。內地的殯儀業發展異常先進,從確認死亡到遺體火化,也不過三天。火化場外觀如同工廠,白牆換上節哀字句,一具具棺木從靈柩車上被抬至準備火化的窗口。直系親屬特許進入生產線,目送輸送帶上的棺木遠去,從此永別。

當時,舅舅一手抬着外公的相片走在最前,另一隻手勉強撐起嘴角兩邊哭笑難分,情緒份外激動引致整臉漲紅。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送別長輩時必須對其展露笑容,否則先人難以安心離去。轉身回到大堂時,一向堅強獨立的外婆兩腿發軟,我看她跌坐在座位上神情哀憐,身體一下子縮小了許多,叫人不忍。我領着從儀式開始便嚎啕大哭的表妹到洗手間冷靜,穿過大堂抬頭便看見一塊巨型電子顯示屏,屏上顯示了我們剛離開的窗口編號、外公的名字,以及目前作業情況。我看着屏上「火化中」三個紅字,鼻腔一陣酸楚,還是別過頭繼續向前走。

離開前,我看了看手錶,還不到十二點。陽光正猛,火化場後方的白煙正濃,我牽着表妹離開火化場,短短的一段路走起來步伐有點沉緩,地上不成形的影子略顯寡淡。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西遊記(上)

       


八月即逝,正是回味這件事的最好時機。

八月四日。那天,黃曆上寫着「餘事勿取」,是個諸事不宜的日子。偏偏我當日要和二十多位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一同西行,前往甘肅省敦煌市,考察幽深的莫高石窟和沙沙作響的鳴沙山。

莫高窟的舊正門
莫高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也是把敦煌推向世界的文化遺產。這座石窟始建於一千六百多年前,相傳當時有一和尚途經鳴沙山,乍見對岸三危山上萬道金光,他深受佛光感召,於是便留下來在陡峭嚴峻的山崖開鑿洞窟修禪,表現他對佛教的誠敬。莫高窟和佛教的關係密不可分,現存七百三十五座洞窟當中綴滿了佛經故事以及十六國至清朝之間的宮廷壁畫。除了畫風多元化的壁畫以外,洞窟裏還供奉了各式各樣佛教人物的泥塑,供僧侶參拜瞻仰。


今年四月,我到日本鎌倉參觀大佛,記得當時坐在櫻花樹下瞻仰坐佛,佛像的面容慈祥平和,即使一旁的櫻花如何絢麗盛放,祂也神色自若,穩持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鎌倉大佛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餘,也讓我生起了解佛、道思想的念頭。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四個月後便身在幽暗冰涼的莫高窟之中,四周盡是滿天神佛與積累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塵灰。

敦煌的氣候乾燥少雨,夏天日間溫度徘徊在三十五度上下。雖然在戶外陽光刺眼灼熱,但只要邁進遍佈崖壁之間的洞窟,便瞬間清涼,全然不受外界的高溫影響。穿梭洞窟之間的石梯和平台都是今人加建而成,方便遊客參觀;洞窟前的門也是為了保育文物而添設,而且重門深鎖,不是每個洞窟都開放參觀。此行在青年廣場的安排下,我們能夠闖進許多不對外開放的特別洞窟,看保存度較高的壁畫,以及舊朝殘存的泥塑。為了保持洞窟內的濕度和氣溫,參觀者一概不能久留。幸而,我們有兩位莫高百科般的導賞員,他們談笑風生,而且對洞窟的歷史、壁畫上的線條、文字,甚至泥塑的造法都瞭若指掌。莫高窟讓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盡心盡力而且熱愛手上工作的導賞員是原因之一。

敦煌研究院負責保育、修復和宣傳莫高窟,由來自中國各地的專家所組成。此行獲得研究院的特別安排,我們得以進入正在修復中的洞窟,裏面有一座三十米高的坐佛,佛身四周安裝了棚架,幾位畫家、泥塑家徒步爬上二十米高的棚架上進行維修工作,有的設法把快要剝落的壁畫重新黏上,有的灌漿填補壁上的孔洞。我們在只戴着安全帽的情況下爬梯而上,由負責人給我們講解。十數人的重量使單薄的梯子咿呀作響,梯級高度讓人步步驚心,我不禁想起了圍繞布拉格鐵塔的那道鏤空樓梯。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專家修復文物,雖然爬梯過程狼狽驚恐,但我還是覺得非看不可。

最後,我在莫高窟如願以償,能夠親睹那座舉世聞名的涅槃卧佛。這座卧佛幾乎是莫高窟的代表作,保存度異常完整。「涅槃」是佛家用語,意思是超脫肉身,回到無罣無礙的淨土之中,是佛門弟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曾在香港歷史博物館欣賞過仿製品,沒想到如今如假包換的卧佛近在眼前,仍在睡夢之中。我在此窟中聞到一股熟悉的氣味,近似外公書房裏那堆陳年舊書夾雜灰塵的味道。這尊佛像的臉容似睡非睡,嘴角微微上翹,大概是因為大功告成而生功德圓滿之喜吧。


原以為千遍一律的莫高窟,竟藏着許許多多超凡脫俗的故事,是我此行的一大收穫。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玩謝大作家(The Distinguished Citizen, 2016)



暑假開始前我看了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兩個月後的今天影像依舊不時浮現,無法擱下。

《玩謝大作家》是一部阿根廷電影。這部電影絕不會讓喜歡文學和創作的人失望,對於那些以作家身份自感優越的人更是一記當頭棒喝。電影以一位旅歐作家D獲頒授諾貝爾文學獎起幕,此番得獎使他的名聲大漲,廣受八方邀約。D也不忘維持孤高的姿態,一一回絕,直到收到南美家鄉小鎮寄出的傑出市民獎領獎函才破例答應,踏上一段衣錦還鄉的奇遇。

D在故鄉的經歷留待各位自行打探,我們不妨在此談談作家的身份和作品。劇本設定D出身南美,懂事後離鄉背井數十年,獨居西班牙巴塞隆納。雖然身體遠離了家鄉,但精神長存,他的筆尖總是指向出生地,記錄家鄉風光、鄰里鄉紳軼聞;正巧,歐洲客對南美洲素來懷有無邊的想像,因此他坐擁龐大嚮往南美的讀者群。這場知識分子還鄉記異常緊湊,D從被市長熱情拉上消防車面對鄉民歡呼擁戴,到後來遭挑釁者抹黑其小說處處譏諷揶揄,鄉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紛紛指罵他只靠販賣南美印象博取歐洲市場。四天之內從傑出市民淪落數典忘祖之徒,儘管作家一再解釋小說皆虛構,最後也無法動搖愚民的自我詮釋。

從文學理論上來說,小說(Fiction)本是虛構。不過,我們都知道寫作絕不可能憑空臆想,到底還是需要從生活經驗中借題發揮,以呈現作家的世界觀。因此小說的背景可以是熟悉的場景、人物形象不妨參考身邊人、情節或按照作者想要探討的命題而作出改變,最後生成一部言之有物的作品。另外,在六十年代中期,法國舉足輕重的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一說,意思是當作品完成以後便脫離作者的掌控,讀者將成為作品的第二作者,自行詮釋文本,毋須斟酌作家背景、動機。以上兩點都是D在鄉民前拿出的擋箭牌,來應付這幫土包子的無理取鬧。

然而,當觀眾都在嘲笑這群愚昧鄉紳盲目對號入座,不懂自省並否定批判之時,電影的結局把匕首刺向主角。這場由諾貝爾獎引發的肥皂劇,最後竟又成為D更上一層樓的助力。電影結束前形象大變的主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似乎是在推翻甚麼、默認甚麼……叫觀眾陷入沉思,妙哉!




我認同一部作品在不同讀者眼中能幻化千百種意義,但我無法茍同羅蘭.巴特跳過作者的言論。閱讀無疑是一場刺激思考的過程,可若讀者認為抱持自我想法便足矣,那也未免過於狹隘,無助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外,作品背後總有作者秉持的信念,設法了解在我看來是對他們的尊重。至於創作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留待讀者自行解讀」,大抵只是懶得解釋的托辭罷了。

最後,不得不說《玩謝大作家》是我今年為止看過最驚艷的電影。除了提出幾個有關創作的考問,也更進一步揭露人性從來諸多缺憾的真相,不管你是諾貝爾得獎者、傑出市民,還是鄉下人;人也無法排除陰暗面,分別只在於藏得好或不好,有沒有叫人不輕易發現的能耐。

順祝她們新學年洞若觀火。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我的前半生



如若現在談及「我的前半生」,未免言之過早了。標題上的《我的前半生》,出自亦舒的小說,近來在內地改編成電視劇,得到許多關注。湊巧上周在廈門趕上了結局篇,所以就順勢看下去。

《我》的主角是一名上天垂憐的美麗女子,大學畢業後馬上成為衣食無憂的陳太太,生下聰明可愛的孩子,享受美滿幸福的家庭生活,幾乎是所有女性的夢想。不料,婚後十年突然接到丈夫的離婚通知,一往情深的陳先生原來早就厭倦乏味的婚姻生活,更厭惡那位不接地氣的嬌妻。一夜之間,子君從養尊處優的富太太淪為前路堪憂的單親媽媽,未來得及消化劇變、死因尚未明,更遑論如何踏出下一步。幸而,女主角身邊總會有白武士的出現。原著中子君有賴摯友的扶持以及自愛,從低谷逐步爬起來,最後既覓得良緣,又嬴回前夫的尊重;電視劇則淡化了子君的剛毅,為了配合觀眾製造茶餘飯後話題,編劇硬生生地把子君捲進摯友的戀情,莫名其妙地成為別人的第三者,最後糾結於情義兩難全的矛盾之中。

礙於劇情嚴重偏離原著,實在沒有比較的必要。子君的前半生並不是以歲數劃分,而是以人生階段作為分水嶺。離婚前的她是溫室培育的花朵,不知人間疾苦,只懂花錢享福,是典形的愚婦形象;離婚後,子君被迫自力更生,在社會的無情琢磨之下反而愈發閃亮玲瓏,因而頓生「悟已往之不諫」之感,心態上的轉變與成長令她告別懵懂的前半生,從而自信從容地面對餘生。故事看起來冗繁,尤其身在離婚率甚高的現代社會裏,根本沒有大做文章之必要。這部小說值得一提的地方,是亦舒的創作動機。小說原意並非只為提醒婦女獨立自主那般簡單,亦舒目的在於回應魯迅的《傷逝》,希望以現代人的角度,改寫《傷逝》裏面子君的悲慘結局。

《傷逝》是魯迅筆下的一篇偽愛情小說,故事中的子君是一個接受新思潮啟蒙的富小姐,而不斷為她進行思想改造的便是知識分子情郎涓生,兩人在舊社會中無媒苟合,注定為世難容。其後二人不堪生活波折,子君身上那層輕鍍的新思潮緩緩剝落,最終被涓生所厭棄,走上絕路。相較之下,現代子君在《我》裏的花瓶形象也是由愛人(丈夫)一手打造,亦同樣落得被拋棄的下場,然而基於社會解放,早已不像從前那樣窒息,所以她得到翻身的機會,能在人生半路自我改造,漂亮地活下去。當然,除了社會的影響力以外,個人的意志也對此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惟本文目的不在於精析文本,不贅。

《傷逝》和《我的前半生》在文學水平上的勝負不言而喻,這個例子主要說明一部優秀的作品如何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引起後人的不絕討論和回應。順帶一提,魯迅的《傷逝》也是在回應一部俄國的經典劇作——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對我而言,這正是讀文學有趣的地方。每每能從精細的文章裏面找到經典痕跡,然後不斷上溯、細讀、思考,再反芻,填補腦袋裏永遠缺一角的想像力。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那陣揚起的塵灰

暑假開始前,收到老師的邀稿電郵,遂找出兩年前的論文。這兩年間,我還是一直留意着研究對象的動向,出席她所策劃的文學活動。現在的動機單純多了,全因欣賞她的才情。再讀兩年前寫過的種種,內容幾近忘記,但下筆之時的情境卻難以忘懷。那段下班後雙手在鍵盤前跳着探戈的日子有苦有樂;精闢的對話、飛揚的靈感時而溜進那個由書堆和期刊論文組成的洞穴裏,我的工作如拾荒者般整合拼湊,最後釘裝成冊,換取證書一張。

今早把修訂版的論文送出後,我沉重地歎了一口氣。由於出版篇幅有限,得把五萬六千多字的原文刪減至一萬字內,實非易事。於是連日來在字裏行間尋找可減省的篇幅,再親手把當初的心血剔除,猶豫的時間確實磨人,不比寫論文輕鬆。與此同時,聽着新聞傳來內地一則令人憤怒且心碎的消息,看着ig上大家投奔暑假的歡快,使我彷彿撲上了一臉焦土。

願那陣塵灰自由飛揚。


去年塵土飛揚的寮國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重遊東京.海


鎌倉高校前駅,幾乎是所有Slam Dunk迷必到的車站



復活節期間的東京遊我本來打算以茨城作結,後來因為當地地震頻繁,最後轉念鎌倉。

鎌倉位於東京南部(古稱:湘南),臨海而立,是近年港人遊日熱點。出發前我非常擔心人潮擠湧的問題,後來發現遊人遠比想像中的少,實屬一處悠閒輕鬆的鄉郊小鎮。由於東京市內主要遊覽地點都位於市中心,難以見海,於是來到鎌倉這個海邊小鎮,更讓人有度假之感。

前往鎌倉的遊客必會順道一遊江之島,兩地以相模灣相連,遊客、居民可靠電鐵來往。順道一說,鐮倉電鐵的名氣不可小覷,型號推陳出新之外,幾輛運行了六十年,仍保存原有木地板設計的列車偶而經過都會引來遊客舉機留影,幸運的乘客更可登上這幾列僅存的舊式電車,感受小鎮昔日情懷。當天,我有幸登上與父親同歲的列車,踏足古樸的木地板,遠望窗外粼粼碧海,幾乎萌生歸隱之意。

海上的小島就是有名的「江之島」
江之島面積細小,沿遊客街直上便是此地唯一景點--江島神社所在。神社獨佔整個山頭,由好幾座小神社各司其職,供信徒參拜。循着山路漫行,不一會兒便到達山頂觀景台,得以飽覽那片藍得冰涼透徹的相模灣,讓眼睛消消暑氣。離開江之島後,我繼續搭乘電鐵漫游鎌倉,在好友的哀求下前往鎌倉高校前駅,加入十數個熱血Slam Dunk迷之列,重現漫畫裏面經典的一幕。這個沿海車站鄰近民居,可以遠觀整座江之島,可惜站前此起彼落的快門聲響叫人生厭。



最後,由於時間不多,我只好越過極樂寺直奔鎌倉駅,朝聖電影《海街女孩日記》取景的一所臨海咖啡館。這所樓上咖啡館滿有森林的感覺,空氣中浮起一股奇異的草本氣味,研究餐牌後才知道原來是大麻籽(hemp seed)的氣味。我們所知道的大麻(毒品類)是用葉子提煉,而咖啡館裏所用的材料是大麻的種籽,不但無毒,更是外國的超級食品之一。咖啡館以有機大麻籽入饌,更售賣以麻編織的帽子、衣物,宣揚清爽健康的生活。隨行好友點了一杯大麻籽熱可可,味道一如大部分的健康食品,令人敬而遠之。然而,這所咖啡館的重點從來不在食物,而是玻璃窗外那一整片無際的海景,為單調的食物調味。咖啡館與鎌倉海灘相距只有十來步,烈日下閃爍的細沙異常柔軟,留下了旅人滿滿足印;海風習習,送來白浪,時有海鷗成群飛過,蓋掩人聲。相模灣的海水乾淨,不見腥臭,體現日本人嚴謹自律的一面。雖不至於清澈見底,但海面上不見膠袋、空瓶或廢棄物。當日,我和媽在人影寂寥的海灘上造作地奔跑彈跳,傾力演活一對海街母女。後來,在前往機場的大巴上,她告訴我此行最深刻的正是鎌倉。

看海的日子總是份外難忘的。



江島神社一隅
穿梭於神社間的貓

神社入口

由比濱海水浴場(海灘)
海灘上閃爍光芒的細沙


再見,鎌倉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巴黎兩岸》



不用上課和批改的日子,能夠讀書讀個過癮,不用顧慮睡眠不足會影響授課。

舒巷城(1921-1999)的名字是我在本科的日子裏,修讀香港文學時才認識的。老師要求我們把舒巷城的《鯉魚門的霧》(1951)讀完,了解五十年代的本土情懷。當時的我懷舊意識並不那麼濃,對水上人這種與我無關的主題更是難以共鳴,小說與我之間更像隔着濃霧。雖然主題無法打動我,但舒巷城善用意象,描寫繪聲繪色的印象一直留在心中。

《巴黎兩岸》(1971)是舒巷城後期的作品,寫於作者歐遊之後。作者運用第三人稱記述以遊客身份重踏巴黎的主角,驚悉法籍街頭畫家好友的死訊,本想與故友樂聚的巴黎假期剎那間夢碎,其後主角輾轉發現好友在鄉間生活的妹妹剛巧也到巴黎投靠兄長,二人因此結伴追查其死因,並回到主角與好友往昔在巴黎出沒之地,重組那些美麗的記憶碎片。

這絕非一個偵探故事,好友的離逝並沒有涉及驚險奇情的陰謀,說穿了只是難敵生活這座巍峨的高山,難免有自傷自憐、硬朗不足之嫌。然而,小說的目的不在道德批判畫家的選擇,舒巷城旨在感歎人的理想怎樣被苛刻的現實消磨殆盡,以及城市風光背後的鬼影幢幢。在世界遊客讚歎聖母院的宏偉和精緻、沉醉歷史感所帶來的浪漫之時,有多少人留意那些在景點附近看似佈景版的街頭畫家,實際卻過着賣畫維生、三餐不繼的苦日子?為了營造鮮明的對比,作者極盡所能地描寫巴黎的怡人景貌,試圖展現雙面巴黎,一岸天堂,一岸煉獄。

舒巷城四十八歲暢遊花都,兩年後完成此作,看到的不只是巴黎璀璨的一面,同時更不忘帶着人文關懷,為這些不見天日、有志難伸的街頭畫家悲鳴。小說內容實際上可以套用在每一個已發展的歐洲城市之中,並無突出之處;然而,舒巷城高明的敍事和描寫技巧使這部小說令人難忘,他筆下的巴黎可以五光十色,也可以清冷得叫人不忍。

巴黎也是我到過的地方。兩年前我不作他想,只為一睹地下鐵六號線的高架橋、莫內的蓮花池,還有感受電影《情迷午夜巴黎》的輕快。回想起來還真是淺薄,幸好沒有招同伴嫌棄。兩年後,我快要履行與朋友29+1的約定,於是開始計畫路線,務求開闊眼光。至於巴黎的美麗與哀愁,我想這一次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吧。






延伸短片:《鯉魚門的霧》(RTHK)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我的書房


兩百元的快樂
在計算好她們的分數與評級以後,總算鬆一口氣,不過眼下已經投入另一波校務之中,教員室開始人仰馬翻。

幸好,還是可以比平日享受更多私人空間,到處闖蕩。近日在臉書發現了一家二手書店,收書量極多,而且頗具質素,於是決定一探究竟。

書店位於九龍,藏身荔枝角道,長街被寬闊的太子道西剖開,所以不太好找。書店有一幅特別醒目的招牌「我的書房」。昨天與她們對考卷的時候,觸及陸游的《書巢記》,湊巧下午便走進了一座樓高兩層的巨型書巢,頗有穿梭古今之感。甫進書店,俯仰四顧,無非書者,甚至連書店老闆也被幾幢搖搖欲墜的槁枝全然掩蓋,只能聽其聲音而無法觀其人。

書房裏的書亂糟糟地散佈在木桌、地板和梯間。因為書量太多了,老闆必須把冷氣開至最強以對抗香港六月濕熱難耐的天氣,難怪我看見幾位在書房之間穿梭的同好直打哆嗦。這所書房回收了各種類型的二手書藉,無奈只有老闆一人,所以無法完善地分門別類,許多剛回收的書籍只能躺於出入口附近。不過,他還是誠意十足地劃分了文、史、哲、心理學、語言學習、外國名著、流行讀物等十數個常見類別。

孤泣、畢流華、赤川次郎、亦舒、王迪詩、胡燕青、陳慧、王貽興等人的作品散落書房多角;魯迅、沈從文、白先勇、蘇童、莫言、畢飛宇、李碧華等現當代作家的小說安置在比較整齊的書架上;自成一角的村上春樹叫人眼前一亮,更見罕有的異國版本;我國四大名著也獨佔整片書櫃,被老闆莊嚴地束之高閣。我在書房裏來回走動、上下階梯,或站或蹲地翻遍群書,最後再篩選保存得較乾淨的寶物,心滿意足地結賬。

去年暑假曾有細讀《紅樓夢》的念頭,奈何最終不了了之。「我的書房」有好幾套《紅樓夢》,原本心儀中華書局的繁體字版本,可惜實在太殘舊,紙質霉黃,扉頁更藏有蟲屍,因此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北京燕山出版社的簡體字版本。《紅樓夢》古往今來推出了數之不盡的版本,各有利弊,並不影響小說旨意。曾有小說最後四十回由高鶚續寫一說,至今仍是中國文學界裏的千古懸案。


知識的階梯




荔枝角道七十九號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風在耳邊說,六月

無論歷史有多麼的不堪,都不應該被遺忘。


六月四日,暑天。
暖風、悶熱、窒息。
她們無一不在溫習,
背誦、抄寫、運算。

一切發生過的都會被遺忘,
因此她們會遺忘那些年代久遠的史實;
因此她們會遺忘繁複且蹊蹺的方程式;
因此她們會遺忘日常唾棄的之乎者也。

我們不得不承認,
記憶會被無限取代,
然後抽空,
直到虛無。

無論
二十八年前的天安門,
還是今天的倫敦橋,
我們記得,
然後忘記。

最後
世界漫着焦灼、躁動和暴力,
沉沒。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文青之條件

久未露面,網誌大概可以更名為「道聽不說」了。

五月的磨難不足為外人道,然而還是有些讓人意猶未盡的事,如今日。小息時,她們三三兩兩的走到我面前,打探「中國文學」。瞧見她們躍躍欲試,好生羞怯的神情,實在叫人倍感安慰。當下時間有限,未能詳析,事後耿耿於懷。畢竟這是她們人生中首輪抉擇,應當慎重。

下班後,清風徐來白雲相送,我沿藍塘道信步而下,想起了詩經的一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凡事開始之時都很容易,卻鮮能收獲圓滿的結局。簡單來說是指世上虎頭蛇尾的人多,堅持下去的少。文學注定是小眾趣味,甘願闖進的人本來已不多,所以能夠有所成就的只有更少。當然,文學只是她們芸芸選修科之一,若論人生成敗則言之過早。我只是打從心底希望選修的她們能夠堅持,力所能及地吸取中國文學裏的真、善、美,好讓老一輩的智慧能夠得以承傳。

然後,我按自己和同好的特點,列出了三十道選項(來娛人娛己):

*記性好(難以割捨往事)
*具同情心(容易被打動)
*具同理心(容易投入)
*個性極端(陰晴不定)
*心口不一(嘴巴說不,身體卻很誠實)
*主觀
*特立獨行
*愛惡分明
*鬼主意多(練精學懶)
*凡事懶得跟別人解釋
*能領略獨處的妙處
*喜歡獨處
*容易感傷
*經常改變主意
*對別人的事極感興趣
*執著真相、戳破謊言
*喜歡待在圖書館
*喜歡虛渡光陰(聊天、發白日夢)
*喜愛遊歷
*沉迷故事,擅於模仿
*不吐不快
*討厭運算
*具審美眼光
*對美好事物目不轉睛
*為美好事物而感動(美食、華服、絕景、妙韻、經典……)
*聽見「文學」一詞馬上眼前一亮
*對金錢無甚觀念
*案頭凌亂、口袋無筆不歡
*能列出幾位有名的作家

*有一至兩家常去的書店(或只要進書店,總會不自覺找到小說類書架)


5項或以下:你應該不是青年吧?
6-14項:親,別勉強,下課去泡圖書館就好。
15-24項:你具備念文學的資質。
25項或以上:不要猶豫,直接買文學課本吧。

---------------------------------------------------------------------------------------------------

至於父母那一關,我當年幸運地毋須硬闖。不過,相信拿出文學青年的堅執,父母也無可奈何。我最喜歡的小說家黃碧雲曾寫下:「文學無用。」早前向她們解釋無用之用,文學無用,因此充滿選擇,因此充滿可能。未來還很遠,願我們都不要太武斷。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Hard day's night




感謝母親跨過的每一個苦日子,讓我活在一塵不染的世界裏。
現在也該是我努力向上的時候了,換她無憂無慮的未來。



祝所有母親幸福快樂,健康美麗!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迫近《29+1》(2017,彭秀慧)




第一次看《29+1》時,她還是彭秀慧在劇場上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台獨腳戲,距離改編為電影的路還非常漫長。我忘了當年滿二十歲沒有,但對於三十歲這場危機還是念茲在茲。

第二次看《29+1》是和好友一起看的,約莫是彭秀慧的第七次公演。那一年印象尤深,因為前往觀看舞台劇之前,我們先出席了一場中學同學的葬禮。那位來往並不親密的中學同學因為重病急逝,甚至連自己的廿五歲也無緣看見。

第三次看《29+1》,是在不久前的復活節。現年四十二歲的彭秀慧把她改編成普及度更高的電影。某程度上,把神劇改編成電影可算是彭秀慧對三字頭人生的總結。即使外貌如何保養得宜,也總不能一直厚着臉皮重演下去吧?三度觀看這台戲,當中唯一值得高興的是,我和同行的伙伴還沒有踏入三十。

古往今來,「三十而立」的觀念深植華人世界,其實不無道理。「立」指的是「確立人生方向」。假設我們都有九十歲的壽命,三十即是人生的三分之一,距離六十(五)歲的建議退休年齡,我們尚餘三十年的時間奮鬥,好讓自己的晚境不至於太落魄。當然,我們不只要為自己打算,還要扛起家計,照顧退休的父母以及建立家庭。一旦我們把生命幻化為數字,一切就再清晰不過,甚至殘酷。

可是,倘若我們的生命並不如預期般長久,那麼一切的計劃豈不成為泡影?


《29+1》正是兩名迎接三十歲的陌生女子的心路歷程。冷靜務實的林若君,是「三十而立」的信徒;天真爛漫的黃天樂,選擇活在當下。電影讓兩名截然不同的女子,在踏入三十歲之際各自碰上衝擊,從而讓兩人停下來再三思考,打好心理基礎,再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

電影的內容幾乎和舞台劇一模一樣。不過,當年彭秀慧在劇場裏是以獨腳戲的形式說故事,由她一人分飾兩角,串起這兩場三十危機;電影則加入了不少角色,更富娛樂性之餘,也圓滿了劇場上佈景、道具難以呈現的真實感。雖然進場前已經知道整台戲的來龍去脈,但由於人生不斷積累的種種苦與樂,讓我總能從熟悉的故事裏參透更多,每回散場皆生醍醐灌頂之感。

我認為這台戲,每位女生應該至少用心觀看一次。

巴黎鐵塔是《29+1》裏面一個重要的象徵。某年我站在艾菲爾鐵塔之下嚼着法式煎餅,憶起了許多年前和好友29+1的約定,沒想到最後自己先來了。今天是她的生日,在此祝她生日快樂,願我們的旅程能夠如期啟行。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重遊東京.山

河口湖的櫻花尚未盛開,禿枝上原應是怒放的櫻花,自行想像吧


十年以後舊地重遊,讓我幾乎忘了日本的過境挑戰。從等待入境的人潮中,不難發現日本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個趨之若鶩的地方。隊伍裏再不是由華人獨霸,更多來自歐美、韓國,甚至泰國、印度。雖然等待入境的時間非常漫長,但眼看日本似乎從三一一中重新振作起來,這番等待也就別具意義了。

雖然名為重遊,但此行實際上去了許多十年前沒去的地方,看了不少當時忽略了的美景,達成了好幾個願望,算是一趟圓滿的旅程。

轉入正題吧,首先要談的是日本的山。

這張來之不易的照片背後,讓我經歷了一趟過山車般的情緒起伏。早在決定重遊東京後,我便打定主意要親睹比熊本熊更能代表日本的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諸多活火山之一,也是最高以及最具標誌性的一座。她的山容簡約流麗,像一頂斗笠,小孩也能輕易勾畫其山形輪廓。她雖然沒有重巒疊嶂的浩然山勢,卻顯得格外遺世而獨立;加上長年積雪的峰頂,與山腰構成美麗的對比,叫人一見難忘。

日本富士山如同香港獅子山一樣,是居民的精神支柱。富士山的精神我尚未能體會,但位處富士山四周的州份和湖畔小鎮全靠她來養活,堪稱經濟支柱。富士山附近共有五湖,我選擇了最保險的河口湖,據說那裏能看到最完美的山形。然而,出發前好友曾提醒我富士山雖然浩大雄偉,而且彷彿近在眼前,但要看見她也不是容易的事,後來我才明白是怎樣一回事。

原來,富士山的能見度與天氣有密切的關係,除非天晴,不然只能望雲興歎。我在敲定行程後每天都在網上查閱河口湖區域的天氣狀況,還有當地酒店每天拍的富士山照片,不過此番殷勤並不能改變我下榻那兩天的惡劣天氣。

冰山一角


前往河口湖那天新宿下着微雨,旅遊巴抵達河口湖時雨已經停了。理想中的河口湖車站後方就是那座傳說中的富士山,但我極目四望也不見其蹤影。直到午後回到酒店休息時,打開房門才從陽台前方看見冰山一角,再度燃起我的希望。

這次下榻的溫泉酒店,約翰連儂也曾入住,看樣子我猜他當時也沒能在酒店看見富士山


當天晚上,我不時醒來跑到陽台上窺探富士山,並且默默禱告,希望翌日一早能夠在富士山的擁抱裏醒來。五點、六點、七點……醒來的只有我。退房後,天氣和我的心情同步變得更壞,風雨紛至。我和媽媽一致棄權,但還是把剩下的時間爬上那座相片裏經常用作襯托富士山的淺間神社。我們一路上撐着傘冒着寒風,幾陣狂風吹拂後,我抬頭看見擋在富士山前的密雲開始移動,於是加快步伐爬上神社。果然,在拾級而上之際,我總算「守得雲開見富士」!

遠眺着眼前得來不易的富士山,果真應驗了一句諺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我當天沒有堅持去神社,選擇提早回新宿的話,那麼我將失去看見富士山的機會。儘管眼前的富士山少了藍天陪襯,而且只現身了一個多小時,可我仍然不減感動,感受甚至更為深刻。全因她的出現,肯定了我秉持已久的價值觀:凡事莫強求結果,只求無愧,其後一切隨緣。

自從看見富士山後,一路上運氣隨行,暢通無阻。其實,能在惡劣天氣下看見富士山,已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了,不是嗎?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十年




再次到訪這個地方,竟是十年後的事。

十年前後,我對東京的印象幾乎沒太大改變,一樣繁華迷幻,令人羨慕。倒是自己,十年後雖不至於脫胎換骨,但也產生了不小的轉變。

十年前的東京遊是人生首度自由行,當年沒有智能手機,找路麻煩多了;而且心智尚稚嫩,旅行目標只管吃。十年後一機在手,凌晨兩點走在新宿清冷的街頭還能氣定神閒;修養和品味稍微成長了些,吃喝以外也希望能補充精神食糧。惟一不變的是,我的脾氣還是一樣讓人退避三舍。旅行時,我對旅伴的要求往往比平日更高,常常因爲旁人的遲鈍冒失而生氣,沒辦法像上班時那麼耐心忍讓。不過,我猜娘親十年前應該已見怪不怪了吧!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屬於我們那一代人的愚人節



我實在討厭春天,儘管黏稠的黃梅天是屬於他的季節。

經過三月疾病不斷逆襲,工作上一波波考驗,以及生活中偶發的「驚喜」,能夠以平安之姿迎接四月是我今年最慶幸的事。

踏入四月的第一天,我像所有七O至九O後一樣,馬上就想起他了。張開眼睛後,馬上從網絡找尋他的訪問片段懷緬一番。他從中環東方文華酒店躍下那年,她們大部分尚未出生,未必能明白這群大叔阿姨的哀悼心理。事實上,我是在張國榮離開了以後,才慢慢發現他的風采和不凡。

小時候對他的印象是逢年過節電視台必播的《家有囍事》(1992)裏帶喜感的常騷,還有《金枝玉葉》(1994)裏面的專一才子家明;他在我高中時代前已經去世了,那時因課業需要看了《霸王別姬》(1993)和《胭脂扣》(1988),見識了他的多變和哀怨纏綿,開始另眼相看;直到大學後,在老師、朋友的推薦下,看了他早年的《烈火青春》(1982)以及《阿飛正傳》(1990),兩部電影裏搖搖欲墜的公子哥兒形象觸動人心,我終於明白他的吸引之處,以及他成為一代傳奇的原因。

因為他的突然離世,二OO三年以後的每一個愚人節,從此改變了意義。然而我不時在想:人如果能夠在死後十四年仍然為人所津津樂道,那麼他的離開又算甚麼呢?他早已成為了不朽,住進幾代人的心坎,音容往昔永遠刻在大家的記憶當中。

這樣的離開,或許並不太遺憾。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摸黑重新開始:一念無明(2016,黃進)




去年年底某天完成疲累的工作後,我帶着期待的心情來到電影資料館,在放映廳門前等待入場觀看中學同學執導的電影《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是一部題材寫實的港產片,裏面包含了香港近十年來的民生議題,包括居住問題、中港司機困境,精神病康復者的社交障礙,以及近幾年我和朋友都不得不開始考慮的家庭負擔。難得電影在被幾個沉重的議題包裹下,沒有顧此失彼或流於表面,每個問題逐一擊中,並留有讓觀眾思考的空間,是故電影播放結束後,場內的觀眾陷入沉思。

電影裏借一對父子的矛盾引出種種生存困局,並以他們執手回家作結,表現二人願意克服險阻,重新出發的希望。重新開始是否就能迎來一個較美滿的結局呢?誰也不能保證,但若我們放棄,那麼一切只能靜止於此,發臭腐壞。

觀影後我反覆思考它的吸引之處。沉澱至今,看了不同資深電影人的評價,總算想出個答案來:《一念無明》不像新導演的作品,卻不減新血的赤誠。《一念無名》也許並不如外界所說的完美驚艷(內容太繁雜),但毫無疑問是誠懇之作,電影呈現的真誠最讓人動容。每個角色都心懷焦灼、懷疑自己,抗拒他者,不正是大千世界中的你和我嗎?電影結尾透現的微小曙光,溶化冰冷殘忍的劇情;這份殷切期盼,也只有初生之犢才能無懼宣言。

《一念無明》今天正式公映,能夠得到不同院線的支持,除了因為明星坐陣之外,還因為中同以這部電影在數個海外電影頒獎禮上積累獎項和權威推薦。在我欣賞優先場之前,他已是台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了。屢屢獲獎以及周遭的好評如潮讓這部特技、槍戰欠奉的電影能夠在港公映,讓廣大市民欣賞,見證我城的迫切,我想是對他們團隊最佳的獎勵。


----------------------------------

後話:

《一念無明》結尾飾演躁鬱症患者的主角和父親伴着輕快的配樂雙雙回家,他們決心把以往的不快推倒重來,扭轉整部電影鬱結的氣氛。當下,我想起了另一部談及「重新開始」的電影。王家衛鏡下其中一個經典角色何寶榮經常和他的伴侶說一句話:「黎耀輝,不如我地由頭嚟過。」可惜何寶榮的個性像一盞忽明忽暗的油燈,最終兩人還是分道揚鑣。

那大概是二十出頭和四十歲之別吧。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風雨過後



《人間》是王菲送給女兒竇靖童的歌,歌詞極好,把世情幻變、人生無奈憑歌寄意,道出為人母的隱憂。成長是一場漫長考驗,要跨過的何止考測?糾紛、誤會、離散不定時夾擊,讓初學者摔個頭破血流。摔倒以後如何漂亮地站起來,拍拍膝上的灰塵、微笑前行,才是我們一生的修練。成長不易,路途險阻連連,能讓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原因,我想源自好奇。那是一份對未來的憧憬,一場欲知命運會把我們帶到哪裏的華麗冒險。

回到歌曲本身,王菲可算是我最喜歡的華語女歌手了。她的嗓音空靈獨特,詮釋《人間》時看似輕描淡寫,實際語重心長,整體呈現出的氛圍比較像是朋友之間的祝願多於母親對孩子的教訓。雖然王菲在螢幕上總是一張酷臉,冷淡寡言,但我想能唱出《人間》的她,骨子裏肯定是個溫柔女子。

但願你(們)會懂,該何去何從。



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 不是天晴就會有彩虹
所以你一臉無辜 不代表你懵懂
不是所有感情都會有始有終 孤獨盡頭不一定惶恐
可生命總免不了 最初的一陣痛

但願你的眼睛 只看得到笑容
但願你流下每一滴淚 都讓人感動
但願你以後每一個夢 不會一場空

天上人間 如果真值得歌頌
也是因為有你 才會變得鬧哄哄
天大地大 世界比你想像中朦朧
我不忍心再欺哄 但願你聽得懂

但願你會懂 該何去何從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畢卡索與積琪蓮



大約在兩年前,時代廣場中央曾懸掛了一座聖家堂的模型,造工精細,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留念。今年,時代廣場把西班牙的另一個國寶——畢卡索(1881-1973)的名畫也搬到廣場地下的小型展覽廳。雖然是次展覽一共才亮出十三幅畫作,不過對於打卡第一、缺乏耐心的港人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這次展出的畫作是從巴塞隆納的畢卡索博物館借來的。五年前,我曾在那裏觀賞上千幅畢卡索的畫作。當天是加泰隆尼亞民族日,市內的加泰隆尼亞族披上族旗聚集遊行,宣告獨立的訴求。加泰隆尼亞的旗幟色彩明豔,鋪天蓋地的在風中張揚,與藍天極為相襯。族人從四面八方向市中心聚集,臉上帶着民族驕傲和參加嘉年華會一樣的熱熾歡樂,為一年一度的獨立宣告日奮力揮舞族旗。當時,我來不及欣賞加族爭取獨立的氣魄,只是惶惶然擔心會在人潮中與同伴失散,或讓小賊趁亂打劫。



穿過遊行的人潮,畢卡索博物館位於舊城區的某道小巷之中,原址正是畢卡索的故居,由於館方希望保存故居原貌,因此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博物館建築,甚至連一個像話的入口也沒有。沒想到抽象派大師的博物館竟然隱身於尋常百姓家,這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安排,不是更「畢卡索」嗎?

畢卡索博物館沒有國立美術館般的氣派,空間也有限,因此展品佈置略嫌密集。眾所周知的畢卡索,是抽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過,畢卡索豈止單一風格?畢氏早期也走過寫實主義,極具美術天賦的他年輕時已練就紮實的基本功,筆下能夠精準捕捉畫中人物的立體感和比例,無論是人、物件,還是風景畫,全都唯妙唯肖。經過歲月的洗練,畢氏晚年拋開技巧,嘗試用最簡單的線條呈現立體感,畫下大量具代表性的立體抽象作品,開闢另類風格。這種考驗大眾想像力的風格,反而比精雕細琢的寫實畫更讓人傾倒,這股吸引力,我想更多是源自畢氏的大膽。

當年,我在博物館來回看了一圈,最喜歡的是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作品。這批作品是在他二十三歲左右開始創作的,與我當時的年紀相仿。畢氏的「藍色時期」是由摯友的死亡而開展,因此期間的畫作皆蒙上憂鬱的灰藍,題材也指向社會種種不堪。那是一個多愁善感,而且對過去難以釋懷的年紀,幸虧藝術的存在,不但超渡了亡魂,更把人從幽閉的森林之中引領出來。

這次在時代廣埸展出的並非畢卡索「藍色時期」的作品,而是他晚年的作品,畫中人是他晚年的繆斯女神——積琪蓮。積琪蓮是畢卡索風流成性的一生當中最後的一位女子,兩人相遇那年,積琪蓮二十七,畢卡索七十二。他們在八年後結婚,積琪蓮為畢氏晚年帶來無盡的靈感和歡樂,直至畢氏死前,共畫了過百幅愛妻的畫像。畢氏筆下的積琪蓮頸項細長,表情平靜,若有所思,都說讓人看不透的女人最美。


畢卡索博物館所隱身的巷弄

遊博物館後視覺麻痺的我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半生緣

回想上呈碩論以後,手邊讀物清一色是翻譯文學(日本、歐美)。這種異常的情況,或許是源於工作時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和中國語文打交道,經史子集魯迅朱自清……所以下班後下意識逃離中文語境,迫不及待打開異國世界,簡稱「職業疲勞」。

近日在批改她們的閱讀心得時想起自己近年的閱讀清單,幾乎舉不出半本港台或中國文學。雖然外國文學的譯本用的是中文字,但畢竟不同國家的語言環境迥異,譯本為求忠於原著,並不會講究文字潤飾或表現手法,傾向以簡而清為準。儘管每天都和她們一起浸泡在初中中國語文的汪洋之中,我還是時刻擔心自己荒廢了積累多年的文字觸覺。

有見及此,我從書櫃抓了一本《半生緣》(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開始重讀。大學時代看了不少張愛玲的短篇小說,了解何謂華麗和蒼涼;現在對聲色犬馬的熱情冷卻,再讀《半生緣》,多少能領略那種人事無常的感慨,原來更值得細味。張愛玲對世情的透析,的確到了讓人吃驚的地步,而且經久不衰。

王家衛受訪時曾提到張愛玲的作品中,他最喜歡《半生緣》。王透露他的電影《花樣年華》和《一代宗師》骨子裏也受《半生緣》影響。許鞍華曾把《半生緣》拍成電影,得了幾座電影獎。後續還有不少電視劇和舞台劇也曾改編《半生緣》,可見此書在一眾張迷心中的地位。

就讓我好好重溫。


———————————————————————————————————————


「在學校裏的時候,禮拜六比禮拜天還要高興。禮拜天雖然是紅色的,已經有點夕陽無限好了。」《半生緣》頁8

馬上要禮拜六了,加油!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沈默一星期

踏進情人節的那一秒,我就生病了,而且一週下來幾乎不能完整地說完一句話。

雖然聲音沒了,但工作方面卻由不得我閉嘴,所以只好在課餘時間封口。這一週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聾啞人士的不便。乘小巴時沒辦法喊下車,在餐廳也無法順利下單,與人意見不合時只能瞪大雙眼。

沒辦法順利表達自己的確讓人煩惱,不過對我而言,視力比聲音更為重要。我無法想像看不見色彩、書本和電影的日子,我也無法想像活在永夜的孤單、無助和恐懼。偏偏家族裏的長輩似乎眼睛都不太好,新年回老家探望外公,發現他的左眼已經失去視力,瞳孔渾濁不堪,呈一片隔絕一切的灰白,情況和爺爺相似。

嗯……似乎言重了,希望大家都保重自己,四季平安。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夢想合伙人:La La Land(2016)


丁酉年的第一部電影留給了《星聲夢裏人》(La La Land)。這部電影橫掃了七座金球獎,並且得到了十四項奧斯卡提名,更厲害的是我尚沒讀到任何一個指摘《星夢》的影評。

La La Land是洛杉磯的別稱,含夢想世界之意,位於洛杉磯的荷里活不正是全世界最大的造夢工場嗎?電影用歌舞劇形式呈現一個夢想和愛情不可兼得的老套故事,由於題材俗套,所以導演必須在表現形式上花功夫。電影裏的連場歌舞、濃豔衣飾以及向經典電影致敬的再現畫面都是導演計算精確的鋪排,好讓觀眾別把心思貫注男女主角的感情線。這個安排讓熱愛電影的人沉醉於經典重現的畫面,讓重聲色的觀眾驚歎一鏡到底的歌舞,讓情癡深陷男女主角餘情裊裊的遺憾,各得其所。

電影的訊息明確:觸碰夢想需要極大的意志力,甚至需要付出讓人心碎的代價。由始至終,男女主角墜入愛河的原因在於兩人對夢想的熱熾,結果也是因為夢想而讓兩個在機會面前措手不及的情侶分道揚鑣。與其說是遺憾,說是自私,我寧願把這種分離叫作成全,是「君子有成人之美」的最佳演繹。男女主角都知道夢想對彼此有多重要,所以不想成為對方勇往直前的牽絆,更何況若任何一方企圖犧牲自己的夢想來延續這段關係,只會加重另一方的壓力;而未能達成心願的一方,也難保不會在往後的日子生出怨恨,把自己拒絕夢想的悔恨歸咎對方。

這段不能開花結果的感情依舊動人圓滿,全因他們選在最好的時機結束。他們在結束關係之前,已分別停泊在夢想的航道之上,分飛事在必行。兩人之所以能夠獲得起飛的機會,正是因為從彼此身上獲得鼓勵和自信,所以當夢想快將實現之時,他們幾乎越過掙扎,默契地達成了分手的共識。後來,女主角如願成為知名女演員,男主角也順利開設了一所爵士酒吧。兩人成全了彼此的夢想,也讓彼此有所成長,即使沒有走到最後,不是更美麗嗎?

比起情感枝節,這部電影的色彩濃度更叫我讚歎不絕。兩場在Magic hour下拍攝的場口勾起了我在布拉格看日落的回憶。電影裏絢麗迷幻的紫藍天空包圍着兩個被夢想拒諸門外的失意人,那是多麼温柔的一幕,雖然命運尚未向你招手,但絢爛的天空仍然為你打氣。我想這樣的畫面,絕對能夠成為回憶裏永不磨滅的風景。沒有人生而頑強,尤其在這樣複雜喧囂的時代,若我們依然能夠堅持步伐,那必然是因為在長路之中找到了一股動力,足以抵抗風雨,逆流而上。電影裏呈現的不多,但足以讓我們更加理解那些為夢想兜轉的勇士。

網上有影評人把看La La Land的觀眾劃分為哭和沒哭兩類,前者代表愛得太累的傷心人,後者是仍為夢想努力前進的人。我不太同意這種二分法,不過我深信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盼望遇見一個能夠引領自己前往La La Land的合伙人。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過年



農曆新年又叫春節,標誌着冬去春來,四季更迭,又回到了春始。為了迎春接福,人們會在新年前夕悉心準備團年飯、逛花市、佈置家居、買新衣,甚至剪頭髮,務求裏裏外外換新氣象,帶有送舊迎新的寓意。

新髮型、新衣、鮮花都只是形式而已,過年最重要的莫過於一家團聚,不顧後果地大吃大喝。年三十晚上,我回老家與外公、外婆過年,過了好幾天悠哉悠哉的好日子。每天三餐和行程都被安排妥貼,而且到哪都有專車接送,完全不需要動用一絲腦力。這種周到的日子不是沒有代價的,備受愛護的副作用就是體重增長,因此回來後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好好收斂。

回老家那幾天除了吃和喝,我還去欣賞了一場牡丹展。牡丹(Peony)素有「百花之首」的美譽,代表榮華富貴,因此在各種年花之中,以牡丹最受歡迎。我向來對花卉不太講究,拳頭般大的牡丹恣意張狂,感覺霸道,從來不是我所鍾愛的植物。後來對牡丹改觀,是因為身邊的密友接連出嫁,找我一起研究婚禮花球。牡丹是新娘花球的常見花材,盛放的牡丹碩大飽滿,而且香氣芬馥,如同新嫁娘般令人眼前一亮,屏息以待。牡丹的獨大叫人不敢輕視,然而我更喜歡盛開前的牡丹,花蕾遠看像顆圓滾滾的洋蔥,數之不盡的花瓣團團包圍花芯,等待時機逐一張開。

是次展覽的牡丹品種多樣,顏色濃淡俱全,皆來自洛陽。聞說牡丹之中以洛陽牡丹為上,相傳武后曾於隆冬下令百花齊開,惟獨牡丹不賞面,因而被貶至洛陽,洛陽牡丹驕貴不屈之名不脛而走。我置身這片奼紫嫣紅,感覺如蝴蝶般輕巧,實在是農曆新年間最深刻的體驗。





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我在聖誕節假期之初讀完這本小說,然後餘下的假期不斷在反省。

小說裏的多崎作脫離了童年玩伴往外升學,其後無端被故鄉的玩伴斷然孤立,讓他深受打擊,萎靡了好一段日子。獨自承受了這樣一段伶仃歲月後,練就多崎作冷漠孤絕的個性。事隔多年,多崎作遇上了一位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女性,使他決定直面離棄他的四位摯友,嘗試揭開當年這場莫名其妙的杯葛事件的真相。

這場挖掘真相的過程雖然是小說的重點,但並沒有懸疑驚險的情節,更不可能出現叫眾人熱淚盈眶的大團圓結局。傷害早已身陷,遺憾難以彌補,舊事重提的惟一作用就是解開心中化不開的糾結。在由時間所結成的繭裏面,傷痕早被重重包覆,看上去再也沒有事發之時的鮮紅。小說著重描述事過境遷後的多崎作和他的玩伴的現況,杯葛事件其實並沒有打亂他們的人生,卻也在某程度上靜悄悄地改變了他們的內在。

去年因為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我分別從兩位好友的人生裏默然消失。我的退場想來不是值得效法的舉動,但當時的確只能如此,因此讀罷多崎作的故事,不禁想起了他們。即使感情怎樣深厚可貴,原來我們都有可能成為被人拒諸門外的多崎作,也會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衝動。這些不幸的經歷,使我深深明白小說中受害者不只有多崎作,必然還有那些當時因手足無措而不小心製造遺憾的玩伴,委實不能夠怪誰。這些成長的傷害只能說是人生當中的種種考驗之一,因為不是故意挑撥,所以不可能存在任何原因,也沒有辦法靠察覺端倪來避免。

反省過後,我感覺沉重的呼吸變輕,但四周的空氣依然稀薄。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枕頭記

在批改她們的考卷前夕,我送了自己一份貼身的生日禮物——枕頭。這是我頭一回自己掏錢買枕頭,說來慚愧,長這麼大,從來沒有為枕頭而煩惱。

直到在百貨公司牀具部選購的時候,才驚覺原來世上的枕頭如此五花八門。厚薄軟硬任選不在話下,枕頭的形狀也千奇百怪,聽說是因應各種睡眠姿勢而設。我認真地拿着各商戶的宣傳單張比較,丹麥的T牌是枕頭界的冠軍,日本品牌MM似乎是品質的保證,最後我走進英國的S牌,來回試了好幾遍,感覺每個枕頭的觸感、高度,潛藏的選擇恐懼症幾乎都要冒出來了。

幸好有售貨員在側,細心為我分析每個枕頭的特點,然後為習慣側睡的我挑選了一款較高和厚實的棉枕,據說加高的枕頭能夠舒緩側睡時肩頸擠壓而造成的壓力。枕頭內縫上了高密度的棉花,看起來脹鼓鼓的,回彈力不錯。

最後,看在學貸的份上,我拿了S牌一隻口碑不錯的特價款。

提着枕頭回家途中,想起了唐傳奇《枕中記》。故事裏的盧生因為不滿現狀,一心追趕功名,最後遇上道士賜枕,做了一場歡喜一場空的黃粱夢,醒後終於明瞭功名利祿猶過眼雲煙,探得淡泊之樂。我沒有盧生的野心,換個枕頭也不過是解決肩頸痠痛的問題。沒想到,新枕上場的那個晚上,我做了一場似曾相識,卻又讓人無言以對的夢,翌日早上更因為沒聽見鬧鐘響鬧而差點遲到。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生日

長假過去,終於還清作文債。

我以疲倦之姿迎來了一個極具挑戰的二零一七,還沒有接過她們的考卷,下學期的鐘聲便已傳到耳邊。想起大學前的每一個生日,幾乎都是在温習中渡過的,因此習慣了低調,從來不求盛大的慶祝活動,只望考試能順利過關。我習慣把生日留給家人,喜歡看着他們為我點亮蛋糕上的蠟燭。

昨夜對着燭光許了一個微小願望,希望天使能分半點幸運給戰場上的她們。


新年進步,考試快樂!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84 Charing Cross Street

對去年跨年電影的疑問言猶在耳,新一年又轉瞬而至。到底要挑選哪一齣電影伴我迎接2017呢?本來打算到戲院觀看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度歲,畢竟我在一年前已看了張嘉佳的原著,而且電影一路開拍的新聞我都時刻留意。或許是因為事前的過份期待吧?無法以平常心來看待這部電影,結果我就在電影公映之時卻步。我想我還是會看《擺渡人》的,但不是現在,也許它會成為我未來的跨年電影。

其後我從記憶中整理出一些尚沒完成的事項,84 Charing Cross Street便慢慢浮現眼前。訪倫敦那年,尚不知道這條街的由來,回港後從其他電影裏聽說了發生在查令十字街八十四號的一則美麗傳奇,便令我對這條人來人往的大街,以及曾紮根此地的老書店神往起來。

電影裏敍述的是真人真事。一名渴慕英國文學的紐約文字工作者和一位在倫敦書店工作的職員,因為書籍而結緣,維持了二十年的君子之交。期間兩人從不見面,只靠書信往來之間累積深厚的友誼,並透過對文字和書本的熱忱,讓他們的靈魂能夠穿梭大西洋,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住在紐約的Helene更不時為書店上下員工寄來一箱箱外國食品,以答謝Frank替她找到許多在紐約遍尋不獲的珍貴典籍,而書店裏的各人也不時偷偷把自己的紙條夾在Frank的信中一併寄到Helene手上,聊表謝意和關懷。

Helene和Frank之間的情誼深深的打動了我,他們之間的交流非關情愛,而是兩個愛書之人的惺惺相惜,相濡以沫。電影裏的Frank結過兩次婚,暗示了愛情的易變,突顯精神知己的可一不可再。

故事的結尾最動人。因為各種原因,Helene一直沒有應約前往倫敦,直到她收到Frank的死訊。當她終於蒞臨夢想地之時,早已過了大半生,Frank不在了,書店也倒閉了。然而面對人去樓空的蕭條,Helene似乎仍然能從原址感應到Frank,並高興地告訴他自己沒有食言。

即使緣慳一面,但他們早從信件之中透視彼此了,你不覺得這樣的交情更為難得嗎?




文學讓兩人成為彼此之間不可多得的摯友,也讓查令十字街八十四號成為了文青朝聖之地


電影裏出現過Yeats的詩歌、 John Donne的散文等等,讓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抓緊時間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