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巴黎兩岸》



不用上課和批改的日子,能夠讀書讀個過癮,不用顧慮睡眠不足會影響授課。

舒巷城(1921-1999)的名字是我在本科的日子裏,修讀香港文學時才認識的。老師要求我們把舒巷城的《鯉魚門的霧》(1951)讀完,了解五十年代的本土情懷。當時的我懷舊意識並不那麼濃,對水上人這種與我無關的主題更是難以共鳴,小說與我之間更像隔着濃霧。雖然主題無法打動我,但舒巷城善用意象,描寫繪聲繪色的印象一直留在心中。

《巴黎兩岸》(1971)是舒巷城後期的作品,寫於作者歐遊之後。作者運用第三人稱記述以遊客身份重踏巴黎的主角,驚悉法籍街頭畫家好友的死訊,本想與故友樂聚的巴黎假期剎那間夢碎,其後主角輾轉發現好友在鄉間生活的妹妹剛巧也到巴黎投靠兄長,二人因此結伴追查其死因,並回到主角與好友往昔在巴黎出沒之地,重組那些美麗的記憶碎片。

這絕非一個偵探故事,好友的離逝並沒有涉及驚險奇情的陰謀,說穿了只是難敵生活這座巍峨的高山,難免有自傷自憐、硬朗不足之嫌。然而,小說的目的不在道德批判畫家的選擇,舒巷城旨在感歎人的理想怎樣被苛刻的現實消磨殆盡,以及城市風光背後的鬼影幢幢。在世界遊客讚歎聖母院的宏偉和精緻、沉醉歷史感所帶來的浪漫之時,有多少人留意那些在景點附近看似佈景版的街頭畫家,實際卻過着賣畫維生、三餐不繼的苦日子?為了營造鮮明的對比,作者極盡所能地描寫巴黎的怡人景貌,試圖展現雙面巴黎,一岸天堂,一岸煉獄。

舒巷城四十八歲暢遊花都,兩年後完成此作,看到的不只是巴黎璀璨的一面,同時更不忘帶着人文關懷,為這些不見天日、有志難伸的街頭畫家悲鳴。小說內容實際上可以套用在每一個已發展的歐洲城市之中,並無突出之處;然而,舒巷城高明的敍事和描寫技巧使這部小說令人難忘,他筆下的巴黎可以五光十色,也可以清冷得叫人不忍。

巴黎也是我到過的地方。兩年前我不作他想,只為一睹地下鐵六號線的高架橋、莫內的蓮花池,還有感受電影《情迷午夜巴黎》的輕快。回想起來還真是淺薄,幸好沒有招同伴嫌棄。兩年後,我快要履行與朋友29+1的約定,於是開始計畫路線,務求開闊眼光。至於巴黎的美麗與哀愁,我想這一次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吧。






延伸短片:《鯉魚門的霧》(R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