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區區有節目:漂書節2016




星期天是第六屆漂書節的尾聲,是我第二年參加漂書活動。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漂書節為了沾上一點英國氣,便借用莎翁作為活動主題。可惜主題和活動的連繫薄弱,主辦單位只能勉強舉行兩場賞析莎劇的講座來應付過去。

先談漂書會,這裏的「漂」讀「飄」,意指漂流。漂書是源自歐洲的文化活動,讀者把自己讀過的書經漂書會漂走,再從會上漂來心儀的著作,擴闊知識面,亦可從舊書上的眉批互相交流讀書心得。




為了準備星期天的漂書會,我旅行回來後便開始篩選,把家裏的一堆閒書儘快下架。然而,似乎大家的想法與我相同,漂書會上的書籍類別不算豐富,中文書佔大多數,當中大部分是流行讀物。正因為書堆中未如人意的多,我在尋獲好書時才會更加興奮。



是日最快樂莫過於漂到阿城的《威尼斯日記》和魯迅的《集外集拾遺》。吳志森的社評也是亮點;現在的我,應該多讀一點與社會相關的書籍,不能把自己鎖在象牙塔。


這本莎翁金句袖珍書由名人捐出來共襄盛舉,幸運地落入我手上。別以為古文是中國人的專利,上百年前的莎士比亞,寫的也是英國古文,因此現代讀者更需要耐性和智慧消化。


漂書會上總會看見亦舒的一系列作品。兩年來憑會上所見,我幾乎能判定倪女士是全港版税最高的女作家。今年我又漂了幾本亦舒,再參加個幾年應該就可以把亦舒的作品全看完了吧?上圖分別是亦舒的小說和短篇集,書名合起來原是《紅樓夢》裏的一句詠歎。


最後,我還參加了一場剖釋莎翁作品特色的講座。主辦單位尚算用心,找來英國文化化身陶傑作為講者。陶傑的才氣的確頗為吸引,不過他在報章專欄上的論調狂傲偏頗,這點使我對他的為人十分保留。

陶傑談莎士比亞是再合理不過的事。他學識淵博而且學貫中西,不時更以唐宋詩文和社會事件解讀莎劇,妙語連珠。他口中的莎士比亞永不過時,經他引介和朗讀之下,實在讓人迫不及待親近這位不朽的戲劇之神。

不過,才子引用杜甫詩句時,多次把杜甫的名字讀成杜「普」,則讓我有點費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