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歷史悠久的學校都會在禮堂加建樓座,那些年代的學校都流行這種設計,這所學校也不例外。每逢週會,高年級學生自然地會被分配到樓座,低年級學生只能在禮堂中央四處仰望。學校禮堂樓座還有兩列座位向左右伸延,湊成一個U字形的格局,像極了歌劇院的排場。本月以前,中六生每逢週會都會坐在那顯眼的兩列,在居高臨下之時,也成為了初中生視線投射的目標。
今天,她們的位置對調了。
我在樓座看見初中的她們坐在附近,熟悉的臉蛋坐在左右兩列,她們感覺新奇地四處張望,偷看老師的動靜,遠眺樓下的準畢業生……我想起了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被分派到樓座參加週會的情形。
小四那年的週會,老師帶着我們來到禮堂樓座。由於姓氏的關係,我總是站在隊伍的前方,因此可以先睹為快。小學禮堂樓座陳舊,偶而抬頭一看,會發現結團的蜘蛛網;一列列教堂常見的木製長凳逐層遞上,由於位置有限,同學總是擁擠地坐在一塊。第一次坐在長木凳上的興奮至今難忘,那種自以為長大了的良好感覺不斷在心裏頭膨脹,同時也提醒了我要有高年級學生的姿態。告別了初小階段,坐在樓座的我,獲得了全新角度來放眼四周;原來重複沉悶的週會,換個位置看,竟然是那麼的不一樣。坐在高處的我,可以看見舞台布幕兩旁整裝待發的講者、工作人員或負責老師,可以欣賞帥氣的司琴,可以清楚發現表演穿崩的位置。那是一段沾沾自喜的歲月,難以和別人分享的時光。
希望,未來我會有更多的同路人吧!
今天,她們的位置對調了。
我在樓座看見初中的她們坐在附近,熟悉的臉蛋坐在左右兩列,她們感覺新奇地四處張望,偷看老師的動靜,遠眺樓下的準畢業生……我想起了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被分派到樓座參加週會的情形。
小四那年的週會,老師帶着我們來到禮堂樓座。由於姓氏的關係,我總是站在隊伍的前方,因此可以先睹為快。小學禮堂樓座陳舊,偶而抬頭一看,會發現結團的蜘蛛網;一列列教堂常見的木製長凳逐層遞上,由於位置有限,同學總是擁擠地坐在一塊。第一次坐在長木凳上的興奮至今難忘,那種自以為長大了的良好感覺不斷在心裏頭膨脹,同時也提醒了我要有高年級學生的姿態。告別了初小階段,坐在樓座的我,獲得了全新角度來放眼四周;原來重複沉悶的週會,換個位置看,竟然是那麼的不一樣。坐在高處的我,可以看見舞台布幕兩旁整裝待發的講者、工作人員或負責老師,可以欣賞帥氣的司琴,可以清楚發現表演穿崩的位置。那是一段沾沾自喜的歲月,難以和別人分享的時光。
希望,未來我會有更多的同路人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