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學校播放《五個孩子的校長》,幾次回頭看見不少學生紅了眼眶。現實生活殘暴不仁,眼淚流出來的肯定不是在陰影下生長的一群。求學不易、生活不易,死活拼命才能看見曙光,這部電影無疑是沉重的,以至於我邊看邊想,這些赤裸裸的現實是否有必要告訴才十二、三歲的她們呢?
電影以真實改編作招徠,當初公映前已造成轟動,所有觀眾都看得眼淚婆娑。我一向對催淚的戲碼敬而遠之,不是不曾在電影院流淚,只是我認為電影的其中一用便是在短短三兩小時內挑動觀眾的各種情緒,讓觀眾思考,而不是明擺着討觀眾眼淚。而眼淚,很多時候會讓人忽略了更重要的細節。
回到正題,電影裏的五個孩子來自四個環境各異的家庭,呼應托爾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長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從呂校長的眼皮下,我們看見五個孩子令人心痛的成長環境,她們的乖巧靜默,不多不少是處境造成的。救救孩子,從來是成年人的義務,始於魯迅。
電影中勇救孩子的靈魂人物便是呂校長,一名提早退休、受現實打壓而意興闌珊的教育工作者。藉着維護五個小孩的成長,呂校長再次找回自己的夢想,找到了意義。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或許我們都有,但立於個人利益前,許多人都會畏縮,尤幸這世界還是有那麼一、兩個有能力,而且願意貢獻自己的善人,不論他們背後的原因是甚麼。當所有人都恥笑夢想和意義之間的關係時,尤幸這世界還是有那麼一、兩個人,願意用行動來證明那些人是錯的。
因為時間關係,電影在呂校長決定為幼稚園招生,到處奔波的部分便中斷了,同學們都顯得有點失望。電影的結局我也沒有接着看,依稀記得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尾。看着她們低頭在填反思表,我也在心裏默默地填了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